2025 年 10 月 27 日,以“提升‘基本功’ 衔接‘教与考’”为主题的双流区第十四届高考解读大赛(化学)圆满举行。本次大赛由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区教科院化学教研员叶书艳老师主持,全区7所高中的高三化学教学团队参与角逐,最终我校高三化学备课组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精彩的现场展示,成功斩获一等奖!


赛前,化学名师工作坊王心杰、张泽刚两位导师主动带领高三化学备课组开展了多轮专项指导。两位导师结合自身丰富的高考备考经验与教学研究成果,从考情分析的深度、学情诊断的精准度、课例设计的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为最终的出色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赛现场,我校高三化学备课组的三位教师依次登台,围绕《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展开深度解读,形成了一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高考备考方案。
首先,黄静明老师以“考情解读,明确方向”为核心,系统梳理了近五年高考化学中《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考点分布与命题规律,通过将课程标准要求与高考真题进行精准对应分析,清晰勾勒出教学与备考的重点方向,并结合四川高考命题特点,对2026年该模块的考查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为后续复习规划提供了明确依据。

随后,施爱红老师聚焦“学情分析,科学规划”,从学生的知识储备短板、解题能力薄弱环节以及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现状三个维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学情剖析。基于详实的学情数据,施老师结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制定了兼具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化学反应原理》一轮复习规划,明确了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突破方法,并且设计了分层训练方案,确保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复习中获得提升。

最后,易莹老师以“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为主题,展示了一轮复习课例设计,并结合高考真题进行现场讲解。她创新采用“活动元”教学形式,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甲醇工业生产调控的化学思维模型,帮助学生掌握从原理分析到实际问题解决的逻辑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也展示了将高考考点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

大赛尾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马红艳老师高度评价我校参赛团队,她说我校老师的展示“紧扣高考方向;立足学生实际;教学设计创新”,并宣布我校团队获得一等奖。
此次大赛的举办,不仅为全区高中化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备考经验、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更推动了“教”与“考”的深度衔接,为2026年双流区高考化学备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高三化学组也将继续为区域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棠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