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水”的踪迹,共研教学之道

作者:钱云秀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 发布时间:2025-11-06 12:32 阅读次数:2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共研课堂,互鉴教学智慧,能碰撞思维火花,从而精进教学技艺,共促专业成长。2025年10月28日,陈大伟教授莅临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与老师们携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课议课”之旅。

活动中,江莎老师执教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她以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探究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出一堂高效且充满创新活力的优质课堂。课堂上,江老师带领孩子们踏上探寻“水”的奇妙征途。她巧妙设计贴近生活的导入情境,抛出“水去哪里了?”这一核心问题,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江老师紧扣“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两个关于“水的蒸发现象”的探索实验,层层递进,助力学生轻松理解水会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这一抽象概念,让原本晦涩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踊跃发言,积极动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建”的科学教学理念。

课后,陈大伟教授与江老师以及参与观课的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围绕这堂课展开深度交流。江老师率先分享自己对本堂课的见解,既深入剖析了教学设计的初衷与实际达成的效果、课堂生成的精彩亮点与面临的挑战,又坦诚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困惑。随后,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围绕江老师抛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不仅针对课堂中小组活动学生的执行力进行深度剖析,还从课堂设计、学生参与度等多个维度给出中肯建议与独到见解,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思路。

活动最后,陈教授倾囊相授,分享了关于“以学论教”“建设教学共同体”等前沿教育理念,为老师们反思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清晰的实践路径。

此次观课议课活动是一场高规格的教学研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契机。它搭建了教师与专家直面交流的桥梁,有力推动课堂教学向“素养培育”转型,加速了教学理念与能力的提升。“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我们相信,在此浓厚教研氛围的滋养下,学校教学质量必将持续攀升,打造更加优质、高效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文字:钱云秀

图片:夏诗佳

一审:陈   芊

二审:谭鸿鹆

三审:石彩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