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逐光,共话成长。2025年10月21日,双流区小学英语五年级教研活动在双流成功举办。棠外附小教师曾莉在活动中做《聚焦“课堂教学力”,实现英语课堂提质增效》专题讲座。她围绕“目标精准化、互动高效化、评价多元化”三大关键,结合丰富课例,深入解析提升课堂实效的策略。

讲座伊始,曾莉老师精准直击当前五年级英语课堂的共性痛点:教学实施碎片化与模式化、终结性评价占比过重、学生基础差异难兼顾、语言内化迁移机会不足、学生思维主动性薄弱、高段学习续航力不足等六大困惑,引发在场教师强烈共鸣。
针对上述问题,曾老师深入解读国家宏观政策,强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性。她指出,双流区教育局印发的《双流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是对国家顶层教育战略的精准落地和区域化表达,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课堂教学力” 作为教学实践的核心与主阵地,更是当前教师需要重点提升的能力。

理论之外,曾莉老师以 “如何落地” 为核心,结合五年级上册教材展开实践分享。她提出以 “逆向教学设计” 理念精准锚定教学目标,并以Module 10 Unit 2 Don’t shout, please!为例,详细演示如何围绕 “公共秩序与文明行为” 主题确定育人目标与语言目标,设计可落地、可检测的教学路径。
在课堂实施层面,曾老师重点分享 “优化活动设计” 与 “创新技术融合” 两大策略。
针对学生差异,她设计分层任务:Read or act. 活动通过 “初级朗读 — 中级带书表演 — 高级创编表演” 的难度梯度,结合 “挑战基数 + 完成质量倍数” 的评价方式,让不同基础学生均能获得成就感;“市长会议” 模拟活动则通过AI工具创设城市治理场景,将学生课前收集的不文明现象转化为 “问题卡”,通过 “市民反馈 — 记录员整理 — 市长制定规则” 的角色分工,让学生在真实任务中运用所学语言,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双重提升。

创新技术融合方面,曾莉老师展示了希沃白板、豆包、海绵音乐、剪映、即梦等工具的实用案例:用豆包生成情境图,用希沃白板 PK 游戏巩固动词过去式,用即梦 AI 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情绪词 “bored”,用海绵音乐将课文改编成歌曲助力背诵与仿写,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些创新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续航力。
讲座最后,曾莉老师总结了提升课堂教学力的关键要素:精准目标锚定、分层活动设计、真实任务驱动、高阶思维活动、“教—学—评”一体化以及技术融合。 双流区小学英语教研员尚梅林老师对此次讲座和棠外附小英语组团队给予高度评价。在交流环节,参会老师表示,曾莉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教育非一日之功,棠外附小英语组的每一次实践都彰显着团队的协作与担当。未来,教研组将持续以教师“五项基本功”为核心发力点,把对教育的热忱融入每一堂英语课,让孩子们在生动、高效的课堂中感受英语魅力,收获成长喜悦,为未来发展积蓄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