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展风采研学共研促成长---2025年秋期棠湖小学教育集团暨成都市第三联盟DC学校发展共同体倪晓琼名师工作室公兴小学研讨活动
10 月 9 日,金秋的双流,丹桂飘香。一场以 “深耕课堂教学,提升育人实效” 为核心的研修活动在成都市双流区公兴小学成功开展。本次活动主题是“新教师如何上好常态课”。旨在通过新教师的常态课例展示与深度评课议课,搭建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棠湖小学教育集团倪晓琼工作室的全体老师和公兴小学英语组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公兴小学张元根校长也在百忙之中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公兴小学万莎老师率先登场,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精彩的英语示范课,正式拉开了本次研学活动的帷幕。

万莎老师执教四年级 2 班,选用外研版新教材 Unit2 Speed up《Helping at home》作为教学内容。整堂课设计巧妙、逻辑清晰,充分体现了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让学习自然流畅地发生。课堂开篇,万老师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抛出问题 “What chores can you do?”,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享家务劳动,迅速拉近了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表达欲;随后,通过 “ What is the family sunshine?” 的提问,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带领学生走进文中真实人物姚沁雯的生活,感受家庭中互帮互助的温暖;最后,课堂再次回归学生生活实际,以 “Who is your family sunshine? ” 引发深度思考,让学生主动分享家中 “阳光人物” 及其背后的故事,在语言表达中传递亲情与责任,实现知识学习与情感教育的双重目标。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所学内容,万老师还精心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提前准备了丰富的教具与情境脚本。活动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在沉浸式体验中巩固核心句型与词汇,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此外,万老师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的板书设计也成为课堂亮点,将 “家务劳动短语”“核心句型”“情感主题”逐一分层级呈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得到了现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第二节课由棠湖小学王鹏飞老师执教五年级 4 班,教学内容是:外研社(三起)五年级上册M4U1《Mum bought a new T-shirt for me》。课堂一开始,王老师就凭借亲切的教态与阳光的气质,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他以一首节奏轻快的英语歌曲开展热身活动,瞬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活力,为后续高效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展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课堂把控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对课堂时间的分配精准合理,既保证了单词、核心句型教学的扎实度,又为学生互动交流预留了充足时间。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他通过图片展示、发音示范、情境联想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于 “Mum bought...for ...” 等核心句型,更是结合学生的 “假期生活” 设计自由对话环节(Let's Freetalk)。同时,王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与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此外,他还制定了清晰的课堂评价标准,从 “流利度(Fluency)、声量(Voice)、语音语调(Intonation)、感情(Emotion)” 四个维度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让学习效果可视化,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两节课后,首先是工作室朱曦雯老师给大家分享她的学员成长档案。

接着,本次研活动进入评课议课环节。工作室倪老师首先给大家布置了“新教师如何上好常态课”这一核心议题,然后是两位献课老师现场说课,分享自己上课的得与失。

两位老师说课后,听课教师围绕两堂示范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结合课堂细节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与思考。

最后工作室导师倪老师做总结。她给大家总结出了上好常态课的五大关键要点,为新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1.明确主题意义:课堂设计需先确立清晰、有价值的主题,以主题为线索串联教学环节,让教学目标更聚焦,教学过程更具逻辑性;
2.强化语言复现:针对教材中的目标语言(词汇、句型等),需通过不同情境、不同活动多次复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实现从 “理解” 到 “运用” 的转化;
3.关注教学细节:课堂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反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调整策略,比如根据学生接受度调整讲解节奏、简化复杂指令等;
4.优化教学语言:根据学生年级与认知水平,调整教学语言的难度、语速与语法复杂度,确保语言简洁易懂、生动有趣,让学生能轻松理解教学指令;
5.锚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需紧密围绕 “学习理解、迁移创新、实践运用” 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展开,避免教学内容偏离核心,确保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深度。

评课议课环节结束后,全体参与教师合影留念,记录下本次研修活动的珍贵瞬间。本次工作室研讨活动不仅展示了两位上课教师的教学风采,更通过 “课例示范 + 深度研讨” 的模式,为老师们提供了互学互鉴的机会,尤其为新教师的常态课教学指明了改进方向,真正实现了 “以研促教、以课育人” 的活动目标,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撰稿:孙丹
摄影:孙丹、黄彩词
初审:张帅
副审:徐李
终审: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