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察”之眼,见“表达”之妙 ——双流区小学语文三年级基于任务群的习作单元整组教学研究活动

作者:崔秀琼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发布时间:2025-10-22 17:09 阅读次数:581

秋日教研促成长,观察表达绽芬芳。2025年10月16日,由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委会主办的小学语文三年级基于任务群的习作单元整组教学研究活动在双流区棠湖小学举行,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晓玉老师亲临指导,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19)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7)

活动伊始,各学校教师以分组形式展开大单元设计的深入研讨。围绕单元架构、学习目标与任务设计,老师们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为后续课堂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紧接着,棠湖小学冯毓老师执教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前导课。冯老师以“缤纷世界图文展”为情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她带领学生回顾《搭船的鸟》等单元文本,提炼出“多方面看写出特点,五感体验写活细节,连续观察写清变化,运用积累写出精彩”的观察方法,并通过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将发现转化为文字,为学生的习作表达搭建了清晰的支架。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8)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18)

随后,九江小学王苑冉老师带来《搭船的鸟》一课。王老师聚焦作者对翠鸟外形与动作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圈画语句、比较词语、观看视频等方式,体会作者“充满好奇、留心生活、细致观察”。课堂中,学生不仅感受到翠鸟捕鱼的动态美,还在观察记录实践中初步掌握了抓住特点、用词精准的表达方法。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24)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27)

棠湖小学泽欢老师聚焦单元,分别从语文要素的逻辑升阶、细化落实、单元推进、课文落实、评价反馈 、单元统整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泽老师指出,本单元作为学生首次接触的习作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无意观察”走向“有意观察”,逐步形成“留心生活、细致表达”的语文素养,为后续中高年级的观察与写作学习奠定基础。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32)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35)

最后,冯毓老师继续呈现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后导课。她通过引导学生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修改并完善习作,展现出单元教学的连贯性与实效性。学生在分享修改成果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写作信心。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36)

在评课交流环节,老师们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教学价值,认为其体现了“精”“实”的特点,既有清晰的方法指导,又有扎实的能力训练。大家特别赞赏课堂中“学习支架”的搭建,如观察记录表、思维导图等工具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学生从“学会”到“会用”的转化。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41)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43)

执教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后,双流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李晓玉老师做专业指导。李老师充分肯定了《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一课的三大亮点:着力指导观察方法、着力解析表文转化、着力引导评改提升;同时建议,加强对习作要求的深度解读,完整呈现思维导图的方法提示,优化例文使用的时机与方式,如在评改环节可结合《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杨梅刺从硬到软”的细节,指导学生如何加入个人感受。对于《搭船的鸟》一课,李老师认为其凸显了习作目标、认知支架和学用一体的三个特点;同时建议,在观察交流环节要突出“偶然发现”的生活情境,强化观察方法的落地指导,对学生的表述要及时引导修正,并用表格统整方法,帮助学生结构化掌握观察技巧。

20251016三年级语文教研 (37)

此次教研活动以课例展示为依托、专题解读为支撑、互动研讨为路径、专家引领为方向,不仅深化了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认知,为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观察与习作教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更对锤炼全区教师“五项基本功”——强化课程转换力、精进课堂教学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教师们满载着启发回归教学岗位,未来将继续深耕语文课堂,在探索“观察”与“表达”融合的道路上向美而行、聚力生长。

文稿:赖文沁

图片:肖双凤

初审:崔秀琼

复审:李红艳

终审:李晓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