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育人 共筑未来 ——双流区融合教育典型案例交流与评选活动​

作者:周吉伦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发布时间:2025-09-28 14:57 阅读次数:1652

2025 年 9 月 23 日,成都市双流区 2025 年度融合教育典型案例交流与评选活动在东升迎春小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 “融合育人・共筑未来” 为主题,汇聚全区各小学融合教育骨干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及参赛教师代表,通过案例分享与专业点评,助推区域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彰显了双流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实践担当。​

图片1

活动现场,七所学校的教师代表依次汇报典型案例呈现了双流区融合教育的多元实践路径。成都艺体附小冯茜以《指向专业发展的融合教师考评体系》为题,聚焦师资队伍建设这一核心支撑,探索通过科学考评机制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筑牢根基;九江小学王莎的《从地板到课桌》案例,生动展现了特需儿童从基础适应到课堂融入的渐进式支持过程,凸显教育细节中的人文关怀。​

东道主东升迎春小学凌萍、贺春燕带来的《破茧成文・执笔生花》案例,依托学校 “春笋课程” 体系中的阳光课程与雨滴课程资源,分享了通过个性化教学帮助特需儿童实现语言表达与书写能力突破的实践经验,其 “一人一案” 的精准支持模式获得现场广泛认可。双华小学张春花、阳斌的《校家社协同下的特需儿童融合发展之路》,则构建了多元协同育人网络,通过家校联动与社会资源整合,拓展了融合教育的实施边界。​

胜利小学夏珊的《星光终会闪耀》、棠湖小学范娅与伍恩媛的《星光闪耀・融合话成长》,均以 “星光” 为喻,前者聚焦普特学生同伴互助的成长故事,传递了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看见” 的教育理念,后者侧重特需儿童潜能开发的长期跟踪培育。川大西航实小彭丽的《从边缘到融入:基于个体需求的孤独症》案例,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求,构建了从环境适配到课程调整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同类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范式。​

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李艳老师和双华小学阳斌老师分享了国家级获奖案例在问题对应策略呈现、多维度资源整合、真实情境还原等方面的实践智慧。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彭文平老师建议:各学校深度挖掘学校、教研组或者教师个人在融合教育方面的典型做法,进一步深化案例成果的提炼与推广,让优质实践经验通过区域平台实现系统化整合、规模化辐射与可持续创新。​

00(1)

评审组对本次交流的案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案例群充分体现了双流区“行政+专业”融合教育联动服务体的实践成效,涵盖师资建设、课程适配、协同育人等关键领域,既呼应了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建设要求,又扎根校园实际形成了特色经验。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全区融合教育工作者搭建了经验共享的平台,更凝聚了“全纳包容、精准赋能”的教育共识。未来,双流区将持续以案例实践为抓手,推动融合教育从“普惠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特需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