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学科边界,赋能语文实践 ——双流区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性作业专题教研暨四川省教育科研202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开题论证会

作者:梁悦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发布时间:2025-09-28 14:55 阅读次数:2724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双减”政策,探索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的创新路径。2025年9月23日,双流区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性作业专题教研暨四川省教育学会2025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开题论证活动在西航港小学开展。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邹泽军,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晓军,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付建勇,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晓玉,西航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夏伶俐,专职副书记李开祥,副校长喻玮,参与本次活动的人员还有双流区小学语文中心组老师、课题组主研团队、双流区小学语文教师代表以及西航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本次活动由西航港小学教科室负责人周婧主持。

精彩致辞,叙说发展愿景

西航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夏伶俐代表学校致辞,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学校对跨学科教育的坚定信念与深远规划。夏校长指出,当前语文教育正面临深刻变革,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性作业已成为研究重点。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用语文”,发展学科素养。校长呼吁全体语文教师勇于探索、勤于反思,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共同推动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146

立项宣读,启动研究航程

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邹泽君宣读了课题立项通知书,标志着这项凝聚了双流区语文跨学科实践教育智慧的课题正式启动。

精彩课堂,传承文化魅力

在精彩的课例展示环节,温馨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将语文教学与历史、艺术、建筑等元素巧妙融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故宫的文化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926190453

专题分享,阐释建构逻辑

龚仲玉老师带来了题为《跨学科思维下,构建语文实践作业任务群》的讲座交流,从理论层面深入阐释了如何在跨学科背景下设计和实施语文实践性作业。

开题汇报,绘制研究蓝图

崔若凡老师就《小学语文跨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进行了详细汇报,清晰阐明了课题的选题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措施、研究阶段与预期成效等。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120       
专家指导,明晰研究方向
       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邹泽君表示该项课题的立项书完备,做得扎实,往后的研究中应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秉持实践至上理念,将评价融入作业布置,借助生成性评价及个体数据变化等方式呈现成效,做真研究、抓联结点。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晓军从政策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及课程要求三个源头,系统性梳理教材跨点、作业设计频次周期及评价(师评、自我评价)等方面,对课题进行论证评价。两位专家的点评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以终为始,总结向新而生

活动的最后,双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付建勇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学校在跨学科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并对课题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

微信图片_20250926191233

聚力前行,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

面向未来,西航港小学在跨学科领域探索的步伐将更加坚定,我们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理论则是指引实践的灯塔。因此,我们未来的跨学科实践将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持续推进,是深度与广度兼备的系统性探索。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将跨学科素养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构建更加开放的实践平台,将课堂延伸至社区、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实践。

图片:高雪莲 信息技术中心

一审:周婧

二审:喻玮

三审:夏伶俐


Baidu
map